知識專欄

感知與偏好量表 PAPI挖掘人才內在驅動力的黃金標準

在競爭激烈的人才市場中,企業不僅需要了解員工或候選人會做什麼(能力與技能),更需要洞察他們想做什麼(動機與偏好)。PAPI 的核心目標非常明確:它不是測量智商或技能,而是專注於測量一個人在工作環境中的人格特質和偏好的工作風格。
  • PAPI 是什麼?職場人格的透視鏡

    • PAPI感知與偏好量表 (PAPI,全名:Personality and Preference Inventory),正是為此而生的一項經典心理測驗工具。它由工業心理學教授 Max Kostick 博士於 1960 年代設計,至今仍是人資(HR)專業人員和管理層評估職位適配性、潛力發展和團隊協作能力的核心利器。
      PAPI 的核心目標非常明,它不是測量智商或技能,而是專注於測量一個人在工作環境中的人格特質偏好的工作風格

    • 為什麼強調感知與偏好
      感知 (Perception): 指一個人對自己在工作環境中角色的看法,也就是我在工作中是什麼樣的人
      偏好 (Preference): 指一個人喜歡或傾向於哪種工作環境和行為,也就是我喜歡以什麼方式工作?這兩者結合起來,描繪了一幅完整的職場人格藍圖

  • PAPI-I 的獨特性:何謂「迫選」機制?

    • PAPI-I 之所以被視為高階的人格評估工具,在於其核心的迫選機制。它與傳統的常模式 (Normative)測驗有本質上的區別。
  1. 機制運作:在優點中排出優先順序
    傳統的常模式 (Normative)測驗會要求受試者對於單一敘述,譬如「我是一個勤奮的人」表達同意程度。
    然而,PAPI-I 採用以下強制選擇模式,當受試者會看到一組兩句描述,它們可能都是正向特質,但您必須從中選出:
    最像您的 (Most Like You)或是最不像您的 (Least Like You)
    假設選項是:A. 我喜歡領導;B. 我喜歡幫助人。 受試者被迫在這些個都是優點的選項中,選出相對而言最符合和最不符合自己的描述。
  2. 核心價值:減少印象管理以降低偽裝
    迫選機制強大的地方,在於它有效地減少了受試者的印象管理或稱偽裝傾向。
    在傳統測驗中,人們往往會選擇社會期許的答案;但在 PAPI-I 的機制下,當所有選項都是正面特質時,您被要求在眾多優點中排列優先順序。這暴露了受試者內心深處最主要的驅動力和最自然的行為偏好。
    因此,PAPI-I 的結果反映的是特質之間的內部相對優勢,它告訴我們在受試者的內心世界中,哪個需求比另一個需求更為強烈。
  • PAPI-I 報告我們到底該怎麼看?

    • 拿到 PAPI-I 報告後,請別只盯著「高分」或「低分」!這份報告的精華,不是告訴你「你哪裡很棒」或「你哪裡很弱」,而是要幫你看出兩件重要的事:
      你內心最傾向、最在乎什麼?(你的風格和動力)
      你內在有沒有「打架」的地方?(潛在的壓力點)。
  1. 你的風格與動力:看「需求」與「角色」
    PAPI-I 報告就像一本你的工作使用說明書,它分成兩大類,告訴你工作的燃料和表現的樣子:

    評估類別
    白話定義
    關鍵思考點
    需求 (Needs) 這是你的內在渴望。就像汽車的油箱,是讓你每天願意啟動、維持動力的真正原因。 我最想要得到什麼?(例如:我渴望被認可、我需要有很多朋友)
    角色 (Roles) 這是你的外顯風格。是你實際展現出來、別人看得到的工作行為。 我在工作上最習慣怎麼表現?(例如:我習慣當領導者、我習慣按部就班)
  2. 潛在的內在衝突 (Potential Conflict)
    PAPI-I 的獨特優勢在於能揭示潛在的內部壓力。當某些看起來矛盾難以同時滿足的特質同時得分較高時,就會形成內在衝突。譬如,

    衝突情境
    特質組合
    潛在表現/風險
    高效率的壓力 迅速性 + 高細節關注 渴望快速完成任務,但又會被自己對細節的極高要求所拖慢,容易產生內在焦慮或工作拖延。
    獨立與團隊 獨立需求 + 高合群需求 渴望自由地獨立決策與工作,同時又需要大量的社交互動和歸屬感,在工作環境選擇上易感矛盾。
    領導與支持 領導性 + 高向上支持 既渴望成為團隊的決策者,又非常需要獲得上司的認可和支持,可能在權力邊界或自主權上感到掙扎。
  • PAPI-I 在職場的專業運用與價值

    • PAPI-I 由於其深度挖掘動機和行為根源的能力,特別適用於人才管理的幾個關鍵領域。
  1. 高層與關鍵人才的甄選 (Executive Selection)
    迫選結果能更真實地反映候選人的價值觀排序,幫助企業評估候選人的內在驅動力(例如是對影響力的追求高於對穩定的需求)是否與組織的文化與戰略方向高度契合。這對於高階職位和組織轉型期的關鍵人才甄選至關重要。
  2. 教練與人才發展 (Coaching & Development)
    PAPI-I 是教練對話的絕佳切入點:
    精準定位激勵因子: 管理者可以利用報告,精準識別員工的真正激勵因子,並提供針對性的獎勵機制(例如:給予高「表現慾」的員工更多公開表揚的機會)。
    設計成長路徑: 透過分析潛在的內部衝突點或低分特質,幫助員工有意識地拓展舒適圈,例如:協助高「細節關注」但低「變革需求」的員工,練習在新流程中的適應與彈性。
  3. 預測績效的界限與原則
    許多組織依賴 PAPI-I 來預測績效,但必須釐清其定位:
    PAPI 預測的是能為(Will Do): 員工在工作中想做什麼、喜歡怎麼做、傾向展現什麼行為(即動機和偏好)。
    PAPI 不預測會做(Can Do): PAPI 不測量實際的能力、智力或專業技能。
    因此,專業的人事篩選,應將 PAPI-I 的人格特質(能為)與認知能力測驗、結構化面談等指標結合,才能更全面且準確地預測高績效的可能性。
  • PAPI-I 的核心價值

    • PAPI-I 的核心價值在於它強迫受測者在眾多好特質中做出選擇,從中證明了在眾多可能性中,什麼對我才是最重要的?
      這種對內在優先順序和相對優勢的精準測量,使 PAPI-I 成為企業在評估員工的真實動機、潛在衝突點和文化適配性時,不可或缺的深度分析工具。它幫助企業在人才與職位之間,找到最高效、最持久的契合點
      馬上試用
columns

Explore More

從興趣的主題中尋找更多專欄

性格工具

職涯成長

情緒關係

工作表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