知識專欄

告別無效會議!解讀貝爾賓團隊角色,打造高效能團隊

英國學者梅雷迪斯·貝爾賓 (Meredith Belbin) 在 1980 年代透過大量實驗發現,決定團隊成敗的關鍵不在於成員的智商或學歷,而在於團隊成員之間的行為組合與平衡。貝爾賓團隊角色理論將團隊成員的行為特徵劃分為九種核心角色。這個理論的核心觀點是:每個角色都帶來獨特的貢獻,但同時也伴隨著可接受的弱點(Allowable Weaknesses),沒有任何單一角色是最好的。
  • 貝爾賓九大團隊角色分類與功能

    • belbin這九個角色可以被大致分為三種類型,涵蓋了團隊運作的各種層面:
      類型 團隊角色 核心功能與貢獻 (What They Bring)
      I. 行動導向 (Action-Oriented) 執行者 (IMP) 將想法轉化為實際的、可執行的工作步驟,務實可靠地完成任務
      完成者 (FI) 專注細節,檢查錯誤,確保成果品質,如審計稽核
      推進鞭策者 (SH) 具備強烈驅動力,勇於挑戰現狀,推動團隊行動與變革
      II. 思維導向 (Thought-Oriented) 創新智多星 (PL) 提供創意與獨立思考,是創新的引擎和問題解決者
      監察者 (ME) 客觀理性,策略分析,提供精準判斷與策略建議
      專家 (SP) 具備專業深入的知識,提供特定領域的頂尖技術支援
      III. 人際導向 (People-Oriented) 協調者 (CO) 擅長整合資源、引導團隊討論,成為團隊領袖與決策者
      外交家 (RI) 善於探索機會,建立人脈與外部連結,開創資源
      凝聚者 (TW) 擅長促進合作,維繫和諧,是團隊中重要的支持與協調者
  • 如何解讀貝爾賓團對角色的內容與特質?

完整的貝爾賓評量報告提供了關鍵的結果值,直接指出受測者自然傾向發揮的特質。通過對比這些分數的相對高低,我們可以清晰地判讀個人的核心優勢 (高分) 和發展領域 (低分),進而指導職涯與團隊應用。

  • 1. 九大向度結果值解讀與應用指南
    以下表格詳細說明了九個向度的結果值高低所代表的意義、貢獻以及需要努力提升的面向:

    分析向度 特質解讀與貢獻 (優勢) 發展建議與潛在弱點 (低分)
    領導能力 (CO) 越高 : 擅長整合資源、引導團隊,可朝高階管理、團隊領導發展 越低:領導力較弱,可能缺乏整合與授權能力 ,需學習引導團隊討論,提升決策與分配任務能力
    自我要求 (FI) 越高 : 注重細節,追求完美,可朝品質管理、審計稽核發展 越低:可能忽略細節,較易粗心大意,需培養細膩度與責任感,學習檢查與修正錯誤
    行動導向 (IMP) 越高 : 擅長執行計畫,可靠有效率 ,可朝專案管理、營運執行等發展,成為卓越的實務領導者 越低:執行力較弱,可能缺乏組織性 ,需學習將想法轉化為行動,並加強時間管理與規劃能力
    邏輯思考 (ME) 越高 : 客觀理性,策略分析,可朝顧問諮詢、風險評估等發展 越低:可能較主觀,缺乏分析性思考,需學習更客觀理性地分析問題,提升策略思考與風險評估能力
    創意想像 (PL) 越高 : 充滿創意,獨立思考 ,可朝研發創新、策略發想等發展,成為創新引擎 越低:可能較缺乏創意,思考較受限 ,需培養發散性思維,勇於提出獨特觀點
    交際談判 (RI) 越高 : 善於探索機會,建立人脈,可朝市場開發、業務拓展等發展 越低:可能較保守,不擅長建立外部聯繫,需學習拓展人脈,勇於探索新機會與資源
    目標導向 (SH) 越高 : 具備強烈驅動力,勇於挑戰現狀,可朝領導統御、策略規劃等發展,成為變革推動者 越低:較溫和退讓,可能缺乏主動性與魄力,需學習更果斷表達意見,提升承擔風險的能力
    知識導向 (SP) 越高 : 專業深入,技能突出,可朝專業技術領域深耕,成為頂尖專家與權威 越低:專業技能較不突出,可能缺乏特定領域的深入知識,需選擇專精領域並持續精進專業技能
    人際互動 (TW) 越高 : 擅長促進合作,維繫和諧,可朝人力資源、客戶關係等發展,成為支持與協調者 越低:可能較獨立,不擅長團隊合作,需學習傾聽他人意見,提升與人協作及化解衝突的能力
  • 2. 特質平衡:弱點與發展建議
    理解可接受的弱點認同每個角色都有其副作用。例如「執行者 (IMP)」雖然可靠,但可能過於固執己見、缺乏靈活性 。
    因此管理者在運用高分特質時,必須同時意識到其弱點。為「執行者」提供多元化的任務,並提醒其「保持開放心態,接受他人的意見」,以實現特質的平衡發展。

  • 3. 團隊協作與其他性格互動
    識別互補與衝突了解個人角色如何與其他角色互動。比方說,以互補關係合作,讓「創新智多星 (PL)」提出天馬行空的想法,由「執行者 (IMP)」將想法付諸實踐 。
    又例如預防潛在衝突,匹譬如推進鞭策者可能過於主觀強勢 ,執行者在互動時需保持開放心態 。
    因此在建立專案團隊時,確保九個角色都能配置在團隊中,特別要避免角色重複過多或衝突過強,以提高團隊協作效率。

  • 職務與特質的判讀應用

對於不同職務,我們應該尋找與之匹配的核心團隊功能。這不是硬性規定,而是最大化個人貢獻的參考:

典型職務 核心所需團隊功能 (特質) 判讀與應用重點
高階管理者/團隊領導 協調者 (CO)、推進鞭策者 (SH) 需具備整合資源、引導方向、決策分配的能力。
專案經理/營運執行 執行者 (IMP)、完成者 (FI) 需將計畫轉化為實際行動,確保任務按時、高品質完成。
策略規劃/顧問 監察者 (ME)、創新智多星 (PL) 需客觀理性地分析問題,提供策略建議或創新構想。
業務開發/公關 外交家 (RI)、凝聚者 (TW) 需善於探索機會,建立人脈,促進外部合作和內部和諧。
核心技術專家 專家 (SP) 需具備專業深入的知識,成為特定領域的權威。
  • 每個角色都是獨特的貢獻

總結來說,貝爾賓理論的目的不是把人放進盒子裡,而是幫助我們理解人會以什麼樣的方式貢獻價值。理解這些特質,就能更有效地組建、管理並發展高效率的團隊。
馬上試用

columns

Explore More

從興趣的主題中尋找更多專欄

性格工具

職涯成長

情緒關係

工作表現